1.經濟發展水平對教育政策的影響
經濟發展水平常被視為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實力,主要以人均國民收入來衡量。它與教育投入及當地平均的教育水平呈高度正相關。“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實力是教育政策制定和實施的基本物質條件,也影響著國家的基本政策傾向和政策實施效串。”很明顯,世界范圍內義務教育年限不斷提升、高等教育入學率大幅躍進均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從教育平等到教育優質均衡的轉型,從一元學術教育到多元化教育模式的實踐,亦是經濟發展水平提升的必然需求。而且,經濟發展水平對政策本身與政策過程的影響也是巨大的,一個大型的政策項目常常需要以千萬、億的財政投入來計算,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一些教育改革將不得不停留在政策設想階段。
2.經濟制度對教育政策的影響
經濟制度是一個國家經濟領域**為基本的社會經濟關系的總和。私有制與公有制是當今世界的兩大經濟制度。教育是公認的公共事業,公立教育的性質和任務大體相似,但不同經濟制度下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大不相同,因此,相關的教育政策、管理模式也有差異。此外,不同經濟制度下私營經濟的地位和運營方式不同,對私營教育(我國稱民辦教育)的政策也會有較大差別,進而導致人們對私營教育的產權歸屬、盈利與否等相關問題的認識以及政策規定性的差別。
3.經濟體質對教育政策的影響
與經濟制度相比,經濟體制強調較為具體的經濟運行規則與規范。不同經濟體制對教育政策系統的影響不盡相同。市場經濟通過價格這只“看不見的手”來進行資源配置,調節整個社會的經濟生活;計劃經濟是通過國家計劃,運用行政手段調節國民經濟。這兩種經濟體制下的教育雖然都可以是由國家主辦的教有,但在教育的經營方式上有不同的追求。計劃體制更重視國家對教育資源的分配,力求在平等分配的前提下,能通過國家計劃確保重點戰路的實施,如新中國成立后實施多年的重點學校制度;市場體制則更強調競爭與選擇,通過分權給地方乃至給學校,促進學校變革,讓優質教育脫穎而出。西方國家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學校選擇運動就是市場體質在教有系統中的反映。
文章由襄陽會計培訓小編整理,了解更多請點擊襄陽會計培訓//www.jcjy.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