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石友見到石頭就容易興奮,逮著石頭的某個方面能看出點啥,就急忙掏錢買下。結果,時間一長,家里到處都是石頭,而真要想從中找出真正能玩賞收藏的,一塊沒有。與其這樣把錢都花在沒有多少玩賞價值(更別說投資價值了)的普通奇石上,還不如下狠手、出重金,專砸精品、絕品,這樣的奇石觀賞度高、分量足,含金量大,**保值升值,一塊不知頂普通奇石多少塊。而那種一般般的奇石,留著累贅,賣掉又不值錢,扔了又可惜,一個字“難”!我們還有的石友,收藏奇石象集郵,不管石頭是否符合賞石標準,凡是自己沒有的石種好歹都弄上一兩塊。實際上是一點玩賞、收藏價值都沒有,這種方式也是不可取的。寧可沒有某個品種,也不能勉強湊數。糊弄自己。
由于目前一些著名的奇石資源日漸枯竭,發現新石種的收藏價值、投資價值,并能在低價位切入,是一個新的方向。
當一個新的石種出現時,你除了能否運用“形、質、色、紋、膚”的基本評判標準去衡量它,給它
定位。還能否發現它潛在的投資價值,潛在的市場價值。例如象云南的黃龍玉,由于它的質和色已經大大超過了它缺少形與紋的不足,同樣能成為人們相競追捧的對象。這就要求你要有敏銳的目光和超前的投資洞察力。
在玩賞界有很多東西是相通、相似的,
瓷器中宋代的五大名窯,元代的青花,清代的康、雍、乾的官窯精品,就是很好的證明,這些東西的價格是普通瓷器收藏品的千倍、萬倍。越好的東西越少,越少的東西越貴,越貴的東西越追捧,越追捧的東西越難得。這就是收藏者投資者的心態和市場規律。這也同樣印證了奇石的投資與收藏。
更多相關
靈璧石的信息分享://www.bs754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