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種 | 桉樹 柏木 樺木 杉木 水曲柳 松木 桃木 楊木 柚木 樟木 竹木 其他 | 小頭直徑 | 20-90 cm |
---|---|---|---|
等級 | Ⅰ | 抗彎強度 | 強 MPa |
橫紋局部承壓強度 | 強 |
落葉松(Larix spp.)為松科落葉松屬的落葉喬木,是我國東北、內蒙古林區以及華北、西南的高山針葉林的主要森林組成樹種,是東北地區主要三大針葉用材林樹種之一。落葉松的天然分布很廣, 它是一個寒溫帶及溫帶的樹種,在針葉樹種中是**耐寒的,垂直分布達到森林分布的**上限。 松科的1屬。落葉喬木,樹干通直;小枝規則互生,分長枝與短枝二型。葉、芽鱗、雄蕊、苞鱗、珠鱗與種鱗均螺旋狀排列。葉在長枝上散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狀,倒披針狀線形,柔軟,上面中脈多少隆起,下面兩側有數條氣孔線,葉內有2個通常邊生的樹脂道。雌雄同株,雌、雄球花均單生于短枝頂端;雄球花具多數雄蕊,每雄蕊具2花藥,藥室縱裂,花粉無氣囊;雌球花直立,珠鱗小,腹面基部著生兩個倒生胚珠,背面托一大而顯著的苞鱗。球果直立向上,當年成熟,幼時通常紫紅色;種鱗革質,宿存;苞鱗短窄,不露出或微露出,或苞鱗較種鱗為長,露出部分直伸,彎曲或反折;種子具膜質長翅,基底被種翅包裹,種皮無樹脂囊。染色體基數x=12。 落葉松 本屬約18種,分布于北半球,在歐亞及北美均超越北回歸線,達北緯63°~72°30′,分布區的南線約北緯40°。但在中國北部的恒山、五臺山、呂梁山、秦嶺至橫斷山、喜馬拉雅山,可達北緯 20°10′。是北方和山地寒溫帶干燥寒冷氣候條件下具有代表性的寒濕性針葉林的主要樹種之一。中國產10種,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陜西、甘肅、新疆、西藏、四川、云南等省區。 落葉松屬植物在早第三紀就已出現在歐亞大陸,到第四紀由于氣溫下降的影響,落葉松的分布范圍逐漸擴大,后隨冰后期氣溫的回升,其分布區逐漸向北退縮和向山地抬升,繁衍至今,形成目前的分布格局。在中國東北及華北平原(如呼瑪、哈爾濱、饒河及北京等地)的晚更新世地層中也發現了落葉松的花粉與球果。 落葉松 落葉松為耐寒、喜光、耐干旱瘠薄的淺根性樹種,喜冷涼的氣候,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有—定的耐水濕能力,但其生長速度與土壤的水肥條件關系密切,在土壤水分不足或土壤水分過多、通氣不良的立地條件下,落葉松生長不好,甚至死亡,過酸過堿的土壤均不適于生長。落葉松通常形成純林,有時與冷杉、云杉和耐寒的松樹或闊葉樹形成混交林。在中國分布較廣的落葉松有:落葉松(又名興安落葉松)、華北落葉松、西伯利亞落葉松、紅杉及其變種大果紅杉等。 落葉松屬根據球果的形狀、苞鱗的長短和小枝是否下垂,分為兩組:紅杉組球果圓柱形或卵狀圓柱形,苞鱗長于種鱗或近等長,顯著外露或露出,下枝下垂(國產西藏紅杉、喜馬拉雅山紅杉、怒江紅杉、紅杉、大果紅杉、四川紅杉、太白紅杉屬于本組)。落葉松組球果卵圓形或長卵圓形,苞鱗短于種鱗,不露出或尖頭外露,小枝不下垂(國家落葉松、黃花落葉松、華北落葉松、西伯利亞落葉松與引入的日本落葉松、歐洲落葉松屬于本組)。 落葉松樹干端直,節少,心材與邊材區別顯著,材質堅韌,結構略粗,紋理直,是松科植物中耐腐性和力學性較強的木材,適宜作建筑、電桿、橋梁、舟車、枕木、椿木、礦柱、家具、器具及木纖維工業原料等材用
姓名:吳炳勝
電話:18824165533
QQ:2959064182
郵箱:18824165533@163.com
Tel:
Tel:
Tel:
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