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地隔離防護工程是指在保護區范圍內,劃定一定的隔離區域,通過封禁管理措施和設置生態保護帶,阻礙污染物質遷移到受保護的水源地范圍內,并通過隔離帶自身的生態調節和凈化功能,降解飲用水體污染物質,達到保護飲用水源的目的。
物理隔離是通過設置隔離墻、護欄或隔離網等物理工程對水源保護區進行機械圍阻,阻隔人類生產生活所帶來的污染物質進入水源保護區。鑒于隔離墻對生態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水源地物理隔離網推薦選擇護欄或者隔離網。
水源保護我硬隔離圍網
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硬隔離圍網建設通知如下:
一、整治范圍
按照《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環境保護技術要求》和《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標志技術要求》,對我縣已批復和已劃分的飲用水水源地進行整治。詳見附表1
整治標準
(一)圍網建設標準及模板
1.網孔(mm):75x150
2.網片(mm):1800x3000
3.邊框(mm):20x30x1.5
4.網絲浸塑(mm):0.7-0.8網絲塑后(mm)4.8
5.立柱尺寸(mm):φ48x2x2200,主要采用普通48圓柱頂部整體彎折:30°,彎折長度(mm):300
6.立柱間距(mm):3000 立柱預埋(mm):250-300 預埋基礎(mm):500x300x300或400x400
國家為防止飲用水水源地污染、保證水源地環境質量而劃定。水源地保護區分為一級和二級保護區。必要時還要在飲用水水源
地取外圍劃定一定的區域作為保護區。那么水源地保護圍網就要根據劃分區域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樣式類型的水源地保護圍網。
《水污染防治法》 明確規定在水源保護區的邊界設立明確的地理界標和明顯的警示標志,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禁止設置排污口,
禁止在一級保護區內新建、改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 《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環境保護技
術要求》 規定在一級保護區周邊人類活動頻繁的區域設置隔離防護設施[4-5]。在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建立水源地隔離防護
工程,可以有效阻止居民在一級保護范圍區建設違規建筑物,從事網箱養殖等可能造成水體污染的活動,結合水源保護區地理界
線設立警示標志,可對保護區范圍內的居民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并且可以攔截污染物直接進入水源保護區,防止各類車輛尤其
是運載危險化學品的車輛意外進入,以免造成水體污。
微信圖片_20200701092437
20131029150248661
hedaoweilan1
20150212185924597
Tel:
Tel: